羅 馬書預習問題

一 般預習問題 |希臘文討論問題

羅 馬書一18至三20

  1. 先讀3:9-20,這是1:18-3:20的結論,請簡單地將這結論寫出 來:
  2. 1:18-3:8可分為三段:(1:18-32;  2:1-16; 2:17-3:8)分 別描述三類人的情況,請列出這三類人。
  3. 應用: 我 們有沒有以上三類人的表現呢?我們對神啟示的真理有甚麼回應呢?我們的社會和以上所提的有何相似呢?神對這樣的社會有何回應?我們是怎樣得救的呢?(1:16-17) 我們對我們的 社會 世界應有何責任?
  4. 討論: 未 有聽聞福音, 沒有信主的人, 是否必然沉淪?

羅馬書三21至四25

  1. 3:24-25 記載了耶穌基督為我們成就了三 件事:是甚麼?這些工作如何拯救我們 解決我們的問題?
  2. 試為「因信稱義」作出定義。
  3. 「因信稱義」的信息有何影響 (Implications)? v27-28; v29-30; v31
  4. 3:21-31 和 4:1-25 之 間有甚麼關係?
  5. 4:1-25 以亞伯拉罕為例,闡明因信稱義 之理:
  6. 為何亞伯拉罕的信可以成為現代 人藉福音得救的藍本?

羅馬書五1至21

  1. 信徒盼望的根據是甚麼?
  2. 我們如何知道神的愛?
  3. 罪如何影響世人 (羅5:12-14)
  4. 信徒為何可以靠基督稱義?
  5. 思想: 甚 麼是與神相和? 我們既與神相和, 應有何回應?

羅馬書六1至23

  1. 比較六1-11 和 六15-23 的信息, 列出相同的題 目.
  2. 思想:成聖的生活在基督徒中有 何地位?信徒是否需要追求生活上的聖潔公義?為甚麼?
  3. 洗禮有甚麼意義?(v.3-4)
  4. 基督在十架上的死和罪有何關 係? (v.5f)
  5. 我們的身份與我們的生活表現有 何關係?
  6. 從15-23中,留意不同的主人 → 不同的生活(行動) → 不同的結局
  7. 思想信主的人與罪的關係, 在 實際生活上如何應用出來?

羅馬書七1至八39

  1. 分析羅馬書七至八章的結構, 找 出保羅的主要論點.
  2. 在第七章之中, 保 羅敘述在律法下之掙扎, 信徒是否有相似的經歷?
  3. 如何可以脫離以上所述與罪之掙 扎?
  4. 信徒為何可以喜樂 (8:28-39)?

羅馬書九1至十一36

  1. 保羅為什麼憂傷 (9:3) ?
  2. 在 9:9-13 之中, 保羅所要解釋的問題是甚麼?
  3. 在第九章之中, 神 的主權如何彰顯?
  4. 十14-21 如 何指出人在福音中之責任?
  5. 保羅如何證明神並未棄絕以色列 (十 一章)?

羅馬書12:1-15:13

  1. 信徒對神、及對世界的態度應該 怎樣?
  2. 十二3-8, 9-21 分別指出信徒應表現出謙卑和愛心, 我們在這兩方面的實踐程度如何 呢?
  3. 信徒對在位掌權者的態度應該怎 樣? 是 否有條件?
  4. 從 14:1-15:13 之中, 我們可以看到教會應該有怎樣的 群體關係?

 

一般預習問題 |希 臘文討論問題

羅 馬書一1-17;十五14-十六27

  1. 一1:保羅自稱為 δοῦλος Χριστοῦ Ἰησοῦ 有何意義?
  2. 一4:討論分詞 ὁρισθέντος 的意義,特別是在基督論上之解釋。
  3. 一5:討論「叫人 . . . 信 服真道」(εἰς ὑπακοὴν πίστεως)一 詞的文法。
  4. 一6:從 ν πσιν τος θνεσιν 一詞中,討論保羅對自己職份範圍之理解。
  5. 一13:保羅要得的是甚麼「果子」(τιν καρπν σχῶ)?
  6. 一17:討論 κ πίστεως εἰς πίστιν 一詞的可能解釋。

 

羅 馬書一18-四25

  1. 一18:神的忿怒如何「顯明」(Ἀποκαλύπτεται)? 討論這動詞的時態。
  2. 一27:討論句子之中三個子句的關係 (「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」φέντες τν φυσικν χρσιν τς θηλείας、「慾 火攻心、彼此貪戀」ξεκαύθησαν ν τ ρέξει ατν ες λλήλους、「男 和男行可羞恥的事」 ρσενες ν ρσεσιν τν σχημοσύνην κατεργαζόμενοι), 及其應用上的意義。
  3. 五1 中 ερήνην χομεν 有古卷作 ερήνην χωμεν. 那一個讀本更 可能,為什麼?這選擇在解釋上有何影響?因信稱義有何結果?

 

羅 馬書五1-21

  1. 五1:五1 中 ερήνην ἔχομεν  有古卷作 ερήνην ἔχωμεν  . 那一個讀本更可能,為什麼?這選擇在解釋上有何影響?
  2. 五1:「因信稱義」( δικαιωθέντες) 之時態有甚麼 意義?
  3. 五2, 3, 11:討論「誇口」( καυχάομαι)一 詞在羅馬書中的用法。
  4. 五1-11:討論這段的結構。
  5. 五13:討論「罪也不算罪」( μαρτία δ οκ λλογεται)的 意義。
  6. 五10, 15, 17: 討論保羅對「豈不更要」 ( πολλ μλλον)的 用法。

 

羅 馬書六1-23

  1. 六1:討論 πιμένωμεν τ μαρτίᾳ 的 意義。
  2. 六2:信徒如何在「罪上死了」(πεθάνομεν τ μαρτί)?
  3. 六6:討論「使罪身滅絕」一句中,罪身如何「滅絕」( καταργηθκαταργηθ)?
  4. 六6b:「我們的舊人」中的「舊人」( παλαις μν νθρωπος)所 指的是甚麼?
  5. 六8:討論「必與他同活」一句中 συζήσομεν的 時態有何意義。
  6. 六23:討論羅馬書中「恩賜」( χάρισμαχάρισμα) 一詞的用法。

 

羅 馬書七1-25

  1. 七2-3:保羅是否在這裡教導信徒在配偶 死後可以重婚?有何理據?
  2. 七7-25:羅馬書七章7-25節出現的「我」所指是誰?
  3. 七9:「我以前沒有律法」( γ δ ζων χωρς νόμου ποτέ)是 甚麼意思?

 

羅 馬書八1-39

  1. 八1:討論這一節中的經文鑑別問題。
  2. 八1b:討論這節中信徒「不被定罪」 的神學意義。
  3. 八5f:何謂「體貼肉體」(τ φρόνημα τς σαρκς)?
  4. 八5:何謂「體貼(聖)靈」( κατ πνεμα)?
  5. 八5-11:誰是屬靈的人?

 

羅 馬書九1-十一36

 

羅 馬書12:1-15:13

  1. 討論這節之中以下片語的文法問題,與及這對這節信息的影響:
    將身體獻上、 當作活祭、是聖潔的、是神所喜悅的
    ( παραστῆσαι τὰ σώματα ὑμῶν θυσίαν ζῶσανἁγίαν εὐάρεστον τῷ θεῷπαραστῆσαι τὰ σώματα ὑμῶν θυσίαν ζῶσαν ἁγίαν εὐάρεστον τῷ θεῷ)

sitemap